“三审三校”没有走,图书怎么能合格?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出版 Author 曹建 杨晓方
近年来学术出版质量堪忧。有的内容质量存在问题;有的差错率较高,编校质量问题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到位,边缘化、弱化、空转化情况突出,出现了以审代编、以编代校,审读意见空洞无物、流于形式,甚至业务外包、审校缺失等诸多问题。以下将从出版环境、出版行业、出版社以及编辑四个角度剖析“三审三校”制落实不严,学术出版质量堪忧的原因。
1. 市场化导向使“三审三校”制边缘化
近年来,高校教材订购政策的改革、技术革命引发的阅读创新以及数字出版的出现等多种因素致使出版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出版单位的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加上图书出版成本上升,单本销量下降的情况带来的生存压力,迫使出版社扩大图书产出规模,大幅增加包销、补贴形式的学术著作出版品种,在编辑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三审三校”制被边缘化,选题重复、作品平庸、盲目跟风等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从而导致出版质量大幅滑坡、出版数量泛滥。
2. 流程控制机制不合理
一是环节分工不合理,力量配置失衡。初审责编队伍庞大,人均任务量少;复审终审人数少,审稿数量多。在人员不足,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复审对初审编辑意见进行评价、终审编辑对复审意见进行裁决的环节多数流于形式,草率定稿。对需要专家复审的情况,由于专家的选择和申请专家复审的烦琐程序,也会加大三审制度落地的难度。
二是重审稿进度,轻稿件质量。数字媒体时代,热点更迭、信息更新迅速,出版单位面临稿件时效性的压力,编辑为争时间赶热点,审稿时容易走马观花,出现求新求异而放松对质量要求的情况。
三是各环节缺乏有效沟通。编辑每天面对的稿件多、报告多、流程事务多,各环节各情况无法统一时间,无法针对一部学术书稿深入分析并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审校时间延长,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后续环节的审校工作或多或少地受到前一环节意见、情绪或执行情况的影响,难以及时配合,导致出版效率和质量把控的效果再度降低。
3. 编辑人员考核体系不健全
现行的编辑考核体系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出版社的效益,但其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三审三校”制的实施效果。
一是编辑绩效关系到年终收益,以致出版单位过分强调编辑选题策划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说白了就是拉项目、拉补贴的能力),审稿能力被弱化,导致大批编辑忙忙碌碌于找选题、找补贴,“三审三校”制空转,使出版的大批学术著作滥竽充数,大批资源被浪费。
二是绩效考核体系中对编辑的定位,多侧重于经济效益衡量指标,社会效益指标虽有体现甚至奖励力度甚大但却具有太大的不可预期性,更没有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考核体系缺乏系统性、辩证性和向社会效益、学术出版质量倾斜的“剪刀差”政策,“三审三校”得不到重视。
三是考核体系的制定与编辑人员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反馈,调动编辑人员重视学术出版的指标设置不精准,与经济指标的协调不给力,无法达到激发编辑人员学术出版工作热情,提升学术出版质量的目的。
四是绩效考核中的责任追究办法不完善。虽说出现问题后,参与“三审三校”的人员理论上均应被追究,但出版的图书上通常只有责任编辑的署名,其他环节人员的责任心和追究力度难以与责任编辑同比,甚至会出现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的情况。而且,不同出版单位的责任追究办法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惩罚要么过轻要么过重,更有甚者,某些单位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办法,或者虽有办法但根本执行不下去。
4. 出版单位自律性不强
个别出版单位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或是人情关系而缺乏自律,致使审读、“把关”功能缺失。在这些情况下,出版社只执行一个终审“走过场”,而没有其他审次校次,而且对书稿内容质量、政治导向、学术性、科学性等问题的审读不严、把关不严或不审稿、不把关,导致那些思想导向错误、学术性错误或内容不堪入目的学术作品进入公众视野,违背了国家出版许可管理制度的初衷。更严重的是一号多用(使用一个书号出版多种学术著作)、一本多著(同一内容学术著作有不同著者的多个版本)、套皮书(著作内容与图书封面不一致)等多有发生,导致“三审三校”制形同虚设,极大地破坏了出版秩序和学术秩序,一定程度上为学术出版不端问题的出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 编辑素质参差不齐
编辑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等,直接影响“三审三校”的质量与执行效率。
一是编辑政治素质参差不齐。某些编辑在处理学术图书稿件时,无法准确判断稿件的政治倾向,尤其是涉及意识形态、民族、宗教、国家制度、历史疆域、法律等话题时。
二是编辑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突出反映在一方面编辑人员缺乏扎实的编辑基本功和专业学科知识的审读校勘经验;另一方面是编辑的知识体系更新慢,对新技术、新领域的知识存在诸多盲区。学术出版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创新性,学术图书内容往往较新,若编辑不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更新节奏,既难以在众多来稿中进行有效甄选,发现优劣,也难以驾驭书稿中出现的专业性、学术性问题,更别谈发现书稿中的错误了。
以2017年曝光的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错误为例,这本教材于2006年审查通过,至今使用已经超过10年,教材上的救生知识早已经过时。但最后发现教材错误的不是教材的编审者,而是一位小学学生。此事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出版单位的编辑对救生知识的欠缺,无法从专业角度判断和验证溺水后是否要提着脚进行控水的科学性。
三是编辑职业道德意识欠缺。编辑的职业道德要求编辑对作者,对读者以及对出版单位负责,对稿件质量严格把关,对稿件进行细致审核和校对。然而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和约束的失落,让大量存在学术质量问题的书稿得以面世,这样带来的后果便是学术出版的质量大打折扣,学术出版的声誉大大受损。
二、多重“把关”夯实“三审三校”制
解决学术出版“三审三校”制的系列问题,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建设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督等,从国家、出版行业、出版单位、编辑人员、作者等多方面严格“把关”,坚持内容为王,下力气把“三审三校”制落到实处。
1. 强化行政管理层面的宏观把控和监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地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学术出版规范和质量的“把关人”,不仅是“三审三校”制度的制定者、领导者,更是监管者,负责指导各出版单位将编审制度落到实处。
一是完善监督体系,制定合理的约束机制,定期检查学术出版物的学术水准和质量水平。
二是建立学术出版绩效指导制度,将各出版单位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的执行情况、学术出版的质量情况与出版单位的重点项目立项、国家出版基金申报等挂钩。
三是建立审读报告、加工记录、校对记录定期抽检制度,规范“三审三校”制的落地执行。
四是完善学术出版规范制定机制,让出版单位的审校工作有规可依,有范可束。
2. 强化出版行业的中观激励和自律
出版行业可通过评比、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推进“三审三校”制的实施。
一是制定“三审三校”制实施的行业规范,并要求各出版单位落实到审校工作中。
二是出台并更新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细则,供各出版单位学习贯彻,达到行业内部一致,增强书稿编审校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
三是定期组织学术出版质量评比和业内培训,加强行业内部的交流。
四是协同专家学者,组建学术出版协会,促进出版行业与学术界的交流,强化“三审三校”制实施的自律。
3. 强化出版单位的微观管理和自我约束
一是加强编辑人员管理。一方面要引导编辑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坚守底线,切忌为眼前的小利牺牲自己的出版信誉和口碑;另一方面编辑部门定期交流,达成审校共识,比如定期将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带到培训会上学习讨论,建立纠错机制,对于高效的审稿方法可以试行,对于出错率高的做法及时纠正,以防再犯;此外,复审环节可以打破行政级别限制,邀请资深的编辑或者学术领域的专家参与复审,多方面聆听意见。
二是加强书稿准入管理。要坚持内容为王,加强预审判断,书稿准入严格把关。比如借助局域网,开发或安装相应软件辅助审稿,扫描书稿敏感词汇、基本文字错误等,对于有明显问题、字词等错误较多的书稿予以退稿或返修等,以此严格抵制低质量、低水平学术作品。
三是在编审校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强化质量,提高出版质量与社会效益与团队、个人经济收入的关联度,将“三审三校”执行效果与收入分配挂钩。
四是强化发稿手续“齐清定”机制,没有完整三审意见、加工记录及三校记录的,不予发稿;并定期评选优秀审读意见、优秀校对意见等,加大正向激励力度。
五是在与编校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要求,建立合理的全流程全环节责任追究机制,对出版质量不达标,“三审三校”环节、任务有缺失的,及时进行行政或经济处罚,并覆盖全流程各环节。
六是建立选题与营销共生机制,强化选题、营销创新与整合,优化选题,拓宽销售渠道,确保学术图书实现较好销售,提高编辑人员的创利水平,让走学术精品道路的理念深入人心。
七是坚持审读权不外流、发稿权不缺失,深刻认识“制作与出版”分开并不是审读、发稿责任与出版社分开,坚决杜绝一号多用、一本多著以及套皮书等情况。
八是强化精品出版战略,优化选题质量,控制选题品种,提升单种选题的补贴额度或创利水平,解决编辑人员经济考核的后顾之忧,使编审校人员有充足的精力和信心严格履行“三审三校”制,专注于出精品。
4. 强化编辑的业务学习和自我提升
一是加强政治导向和出版规程教育,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和规程意识,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三审三校”制和确保学术出版质量的重要意义,在本职工作增强“把关人”的责任心,以严谨的审读态度对待书稿内容和流程规范。
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培养,突出国家有关出版物语言文字、编辑、校对、印制等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的学习,提升审读校对水平。
三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升编辑的专业学术水平,成长为“学者型编辑”,使之能够轻松参与学术研讨,站到学科领域的高地,具备与一流专家学者对话的能力和水平。这样,对于审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困惑可以及时地与学者、该领域专家进行沟通,提升学术鉴赏能力。
四是加强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学习、使用,及时借助QQ、微信、微博、知乎等新媒体工具查询审校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灵活、高效解决审校问题的能力。
五是加强出版使命教育,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维护学术出版的严肃性,对作者和读者负责,实现学术图书效益的最大化。
5. 强化“田间管理”和作者的规范写作
作者是图书的直接撰写人,作者的写作水平决定了交稿质量。因此,选题确定后,编辑人员与作者及时沟通(即通常讲的“田间管理”)。
一是主动向作者介绍基本的写作规范,包括学术图书的一般体例、章节层次的编列原则、图表的编列及引用方法、数字与公式的用法、专业术语和常用词汇的首选词规则、行文语法与逻辑规范等,要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落实这些要求,或按照这些要求来调整、修改已经写完的书稿。
二是向作者介绍“齐”“清”“定”要求、辅文要求以及交稿时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包括同时提交全部作者姓名、著作方式,章、节、表、图、公式等的编号要连续,行文格式、层次、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要统一,以及目录与正文标题、标题与内容、正文与插图等要前后对应,等等。
三是要求作者要保证书稿内容的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保证图表、参考文献、索引等内容翔实可靠,并按照通行的格式规范编列参考文献、索引等内容。
四是向作者介绍出版的一般流程,特别指明需要作者配合、支持和完成的环节任务,如作者通读、内容修订、宣传软文写作等,确保流程通畅和各项工作及时到位,从多方面为提升“三审三校”制度的执行效率和效果锦上添花。
6. 完善反馈机制和鼓励读者监督
读者是学术出版的最终消费者,学术出版质量关系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读者反馈机制,通过出版者与消费者的双向合作监督图书审校质量,提升学术出版质量,促进优质内容的传播。
一是正式出版前,出版单位可以将那些需要征求读者意见的学术书稿的内容简介、目录及一部分内容单列出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群发邮件、读者群等渠道发布出来,让读者就该书的学术性、科学性、逻辑性以及表述的可读性等点评、建议,以此降低正式出版后存在纰漏或不受欢迎的风险。
二是出版过程中,针对“三审三校”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通过一定的渠道公布出来,征求读者的意见、建设,提升“三审三校”质量。
三是在图书尾页附上反馈表,鼓励读者在阅读图书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也可以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开放已出学术著作的反馈、纠错渠道,联动广大读者,为后面的改版、修订收集信息。
四是就已出学术著作建立对读者的回访调查机制,通过学术会议、院校研究团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审校人员与读者面对面,以读者为发现审校问题的镜子,认真听取读者对本社图书审校质量的意见,让专业读者为出版单位进一步优化落实“三审三校”制“添砖加瓦”。
三、结语
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S.贝利曾在《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一书中谈道:“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为它所出版的书出名。”出版质量是学术出版机构的安身之本。落实“三审三校”制,提升学术出版质量既是净化国内学术环境,创造和谐干净的学术氛围,促进文化传播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来源丨《中国出版》,原题为《“三审三校”提升学术出版质量策略研究》,本文有删改
作者丨曹建,上海远东出版社;杨晓方,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排版丨周炫羽
专题延伸阅读